注册会员
![Rank: 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积分
- 59
- 获赠鲜花
- 579 朵
- 个人财富
- 23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7-31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每天从金马车上剥点金子,换回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吃有穿。, ~+ n8 |+ e7 C# T' x/ B9 E# O. {
2 [/ F# H: J# w7 w 这个民间故事有着深刻寓意: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 A- \9 B( D% O" {8 c
& W! ^# a9 M. @1 F% Y
那么到了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礼物呢?
: Q3 M. C0 O" B: _$ b8 Z- m" O
5 c8 W( w. [& ]. w# U4 K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3SUcic9FYRxobjEWY4y4D6LeKDjibVI43SQNrZianbbU2MIVuUK1CmqJPKd8ajibdTb2Vz3Ub0WVE5aRU4obQL3gw/640?wx_fmt=jpeg)
2 o+ d' i' J8 r% }& @0 S7 h5 \7 |' W9 e; w" V3 @
第一件礼物是阅读阅读可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质 # ^! o0 D6 i% ~- i `) g: _
; V3 U. l/ S7 y- e1 \) w: y 我相信,虽然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期望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地方也很多,那就是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这种大目标,通过“教育”所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 Z8 Z s% ]' l- c Q- V+ V5 {2 k! ]" e5 X
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差异,但塑造智力的空间也很大。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阅读量呈正比:阅读可拓宽见识,让人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一线研究和观察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K- `( i9 P, l' [
% Q/ i s6 l* c$ [6 `2 \
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质。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是正面的。这些东西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7 ]7 }& R9 S B0 l+ c
! ^" c; _7 l h. ?
很多道德和意识问题,从根本上讲,都可以说是智力问题:有智力才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由此也可以得出阅读的第三层功效——修复心理创伤。一般来说,人们多少都带有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父母和老师都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也可能对我们不公。有的人能战胜这些伤害,有的人则在阴影中伤痛一生。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会有更好的自我治疗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基于前面提及的阅读带来的智力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基础。* K& o' J# g' g! ]
0 o" z6 S ~9 Z1 }- p; x- w- K 当然,阅读的功能不可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拆一座房子可能只需一把镐头,而盖一座房子则需要动用许多工具和手段。教育孩子也一样,阅读虽然非常重要,但还需要其它要素来配合。' f0 L2 C C( W) w7 Z1 M/ C
% R3 e" G8 |- I. p* y% z4 X ! j% S2 ?' S/ T5 X9 V8 t8 {
! C2 F% k8 D9 r3 [7 x 第二件礼物是自由
% b' m& `& W6 C; J$ {; E: N n. W
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 k7 b6 q+ ]8 g. m& w
X$ J, d" a: N! i9 {* A
每当我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4 F3 `1 l8 U% b$ d6 Y; E7 g( |: n
" `" P9 J) [: S# ?8 J! z( b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
. X2 N& Z6 [2 h0 X+ a! n. [& W7 c8 K' Z5 k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8 J y, ^- }# D, k7 C: W; ^
2 f8 [( l' T9 _, ]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力和判断力。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 C) t: N8 S7 T
& W& b& h- i* S4 O" F. ]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成人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态,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具有何等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之宝送给孩子。
! f+ H9 d( @' _, x4 D- o) _! N- a- i0 d0 p! x) a7 t' S, b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3SUcic9FYRxobjEWY4y4D6LeKDjibVI43pPIjsYBqYl5mS4Z9a8STJ8Oq0Lx4jm19O62iblictQC4iaNDp5wPlBLQg/640?wx_fmt=jpeg)
+ V5 R% m0 k: b; ]# G
. I" U& F, P F: V3 ~ 第三件礼物是身教4 V9 u+ E5 E" z) |" u0 ^5 @
, h2 q I* A4 Z* J' k 家长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7 ~: P2 @4 K5 I* D3 ^" h
7 n5 H- J- }6 o- T$ D' K6 A0 I
我常收到家长来信,说自己的孩子跟小朋友玩时,老打别人,讲道理没用,揍一顿也没用。还有人问,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坏脾气?其实,这些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却看不到自己给了孩子一个生气就打人、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而家长用行动告诉孩子的,远比言语告诉得多。
3 C9 t' o' H+ ]7 g
, F+ s! E( ^; l6 ^3 V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三种方法恰恰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热衷运用的。古人说得多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 }' Q7 V4 Q5 Q0 z7 L# k
$ D* F) K7 y4 C0 b! a 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可能教会孩子宽容。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 V @: j* a
# C/ S3 z# t% q4 y- j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现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给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给孩子最可靠的财富。但到底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家长之间差别巨大。这个差别,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手段的差别。这些会决定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良弓。
0 l& h, r6 `8 ^
( U' G$ q( X& e5 u2 t 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0 E9 m! ]. A- w
8 p2 ]3 N- V5 y4 M9 F! [0 R' ^" z1 i: v0 ]2 c8 L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