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 t- l" P. M
& M' `, u- {2 Q3 r2 u
) V' O, R7 y2 A; i9 ?! j$ D+ G2 o7 p- ]( \0 R
M2 S: w' H( r6 L' k" n M2 G
3月1日晚,清华大学与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论坛,中美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就医学和研究合作、疫苗研发等议题展开讨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线上讨论中指出,必须尽快让更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才能最快达到群体免疫,让疫情尽快结束。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409C3DF02521DE892D3545AA6DFE6092F5A10D4_size20_w500_h283.jpeg)
高福表示:“我们应该会很快看到全球确诊人数的增长迅速放缓。但最关键的是,关键人群必须要尽快得到疫苗接种,包括医疗人员、公共卫生方面的专业人士等。越多的人接种了疫苗,我们就越快达到群体免疫,我个人认为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另外,病毒变化有很多不同的变量,当我们谈到‘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正常’时,我觉得,永远也不可能回到此前的‘正常’了。但是,我们会进入到一个跟此前的‘正常’相当接近的状态,也许明年夏天可以达到这个阶段。”高福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4CF7B99777B546C7439E56C7C8D047662F2050ED_size20_w500_h283.jpeg)
钟南山表示,“现在最关键的是,疫苗应尽快接种、接种人越多越好。疫苗接种花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有更多的变异毒株,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钟南山指出,各国应加速疫苗的生产,并准备应对新的毒株,这需要国际携手合作。此外,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各国还应恢复经济、开放经济。“新冠病毒未来是否可能成为流感型的疾病,我们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我们每年都需要再去打疫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4C07327C5D50F4CB36094B414DD698F41B2DEC0_size10_w500_h274.jpeg)
吴尊友则表示,疫苗的覆盖率决定了疫情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疫情扩散在1月中旬开始就已经逐渐放缓了。未来疫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三个因素,包括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措施、疫苗的覆盖率,以及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多长时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50D7A6377467391FDD7E7758988D86C70E8537E6_size12_w500_h281.jpeg)
张文宏表示,全球都要进一步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在全球的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1年2月中旬,美国、英国已经达到了30%的疫苗覆盖率。但目前全球的疫苗接种是非常不平衡的。只有在欧美,以及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有生产疫苗能力的国家,有可能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进行超越政治局限的全球合作。”
' d9 e3 b4 n/ {, H# r E9 L- {- I3 j! }2 s
2 U) t# o6 K9 x! p
* O3 b* M2 v$ }8 x- z: v0 r7 R
! f, a' `# I! n; Y* M, ?4 i[责任编辑:姜君 PN151] $ M6 T; s9 B f
" F8 c5 ^5 R5 O3 W, m3 g
0 |; ]4 @1 {5 m T8 N7 Z7 t,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