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沙特吉达港不到24小时,姗姗(化名)短暂休整后,向潮新闻记者发来消息:“经过三个昼夜,我们乘坐的微山湖舰,于当地上午抵达吉达港。首批包机直飞回国的同胞,今日(29日)上午抵达北京机场。”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部分中国公民被困战火10多日。当地时间4月27日,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搭载着从苏丹撤离的668名中国公民,抵达沙特吉达港。在苏丹生活10多年姗姗,便是首批撤侨人员之一。
姗姗看到军舰那一刻感到无比安全与自豪,她清楚记得三名为其提供帮助海军官兵名字,还在舰艇上留下两页感谢。信透过玻璃,她拍下了清晨6点的红海,阳光将大海蒙上一层淡淡的金色,显得平静而又美丽。“千言万语,唯有感谢祖国强大,才有我们万里归途如此顺利。关键时刻,祖国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依靠”。
困在冲突十三日,家里出现弹痕
正有序登上军舰的苏丹侨胞
从喀土穆听到第一声炮击,到在大使馆组织下安全撤离。整整十三天,姗姗和丈夫在家里不敢轻易出门。“这些天,我们在恐惧夹杂着焦虑中苦苦支撑。”姗姗说。
落炮声陆续传来,巨响震碎了不少房屋的玻璃,也让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喀土穆陷入停摆,姗姗的生意停了,但是中国制造的一批矿业机械设备新到货,还在仓库。炮火声不断的夜晚,3个孩子害怕、哭闹。原本有序的家,此刻让她无从着手。
来到苏丹10多年的姗姗,第一次离枪火距离那么近。她没想到这次冲突来得如此猛烈,物资储备上面临不足,很快遇到缺水、少粮问题。
4月18日,姗姗开车出门补给物资,她看到市区街道两边的大型超市均已关闭,兜兜转转,只在小巷子一些隐蔽的小商铺在营业,“等人离开后,他们又会将卷帘门拉下,害怕被更多人发现。”
姗姗已经顾不上飙升的日用品价格,能补给到物资,安全返回便是万幸。开车回家途中,姗姗看到身穿军装的士兵在前方查验车辆,本想驾车加速离开。士兵看到这一幕,拿枪追赶姗姗的汽车。
“同行的苏丹本地人,让我赶紧将车停下,配合检查。”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问了姗姗一些问题就让离去。”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姗姗至今感觉后怕,不知道他们何时会将枪口对准自己,扣下扳机。
十三天时间,窗外的爆炸声、枪炮声不分昼夜,密集传来,商店停止了营业,没有电,没有煤气,也没有加油站正常营业。喀土穆治安问题逐渐显露,打砸抢烧的现象出现,一些人员撤离的工厂厂房遭抢砸,姗姗家里的柱子上也中弹多次,出现弹痕。
滞留喀土穆的每一天,姗姗和丈夫总是不停地刷手机、电脑,关注着网上有关于苏丹冲突的一切信息,“我必须知道哪里有轰炸、争夺、交火,这样我心里才会觉得踏实一点。”姗姗说道,她不仅要保护好家人,还要保护好自家员工生命安全,“我每天把最新消息告诉大家,缓解大家紧张情绪”。
撤离苏丹时,战斗机在头顶盘旋
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到苏丹港,900多公里,需要途经多个关卡。姗姗历时20多个小时的车程,安稳抵达苏丹港。
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周密安排下,4月23日凌晨,姗姗收到撤侨通知。当天早上6时,大使馆将安排大巴车撤离,“没有说去哪,只提出请大家尽可能只携带一个行李箱,大小最好不超过20寸的要求。”
选择撤离还是留下,海外奋斗10多年的侨胞内心都是挣扎的。
姗姗向记者回忆道,收到通知她犹豫了,真的要离开苏丹有太多不舍,一方面是自己与丈夫奋斗10多年的事业,另一方面如果这次不走,等待下一轮撤侨存在不确定因素。最终,姗姗决定带着3个孩子先撤离,她的丈夫则暂时留在苏丹,将工厂后续事情处理完后,再做打算。
赶往大使馆的路上,炮火持续。路经交火密集的苏丹机场是必经之地,姗姗说几乎每走一步都能踩到弹壳。这是她生活10多年的喀土穆,此刻已经满目疮痍,让人心疼却又无能无力。
撤离当天,喀土穆的气温很高,已经接近40摄氏度。姗姗带着孩子在大使馆等接送的大巴车,一阵轰鸣声从不远处传来,同时伴随着密集的枪火声,头顶数架战机在上空盘旋。姗姗清晰看到,武装士兵正对着飞机射击,枪火不断。
姗姗这才意识到,所谓的停止交火协议到期了,双方部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不久,姗姗看到了大巴车驶来,悬在心中的大石放下来。“瞬间自豪感爆棚,我们赶紧将五星红旗贴在车头,井然有序排队上车。”
姗姗告诉潮新闻记者,现实中的战火远比电影场景来的惊险,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五星红旗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安全感。“祖国来接我们了,我们很骄傲。”
坐上车,她一边照顾出疹子的孩子,一边看向窗外,沿途是炮火轰击中倒塌的房屋,倾倒的电线杆,一片废墟中的焦土,记录着武装冲突的惨烈。
驶离喀土穆时,姗姗看到众多车辆被武装力量拦截,包括苏丹本土车辆,下车询问、开箱检查,唯有贴着中国国旗的车辆一路畅通,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刻,车外仍有炮火声,我们心里却一点也不感到恐惧。”
抵达苏丹港稍作休整,姗姗看到银灰色的舰体上悬挂着“万里归途沐党恩,世间唯有祖国亲”的红色横幅以及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她和同行者们激动地泪流满面。
军舰上吃到饺子、汤圆,她留下两页感谢信
“上了军舰之后,全程有人看护,海军官兵帮着拿着行李箱,带小孩,协助我们登记护照,托运行李。”姗姗带着3个孩子登上军舰,原本仓促的行程,在海军官兵细致关怀下井井有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姗姗体会到,海军官兵对撤侨同胞的每个问题都是有问必答,有任何需要,所有官兵都是全力配合。她说,海军官兵们知道撤侨同胞很紧张,都在尽力安抚大家情绪。有一晚,姗姗要到寄托行李箱的地方找衣服,海军官兵开了特殊申请,一起协助姗姗在仓库找行李,还帮助照顾小孩。
孩子们与海军官兵合影
登上军舰,姗姗和孩子们被安排到有洗手间的房间,还有上下铺。“一路都感受到被特殊照顾。3个海军女兵全程陪护我和孩子。”姗姗默默记了她们名字,感谢她们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安抚。考虑到带孩子不方便打餐,饺子、汤圆、饭菜等所有吃的东西都已经送入了房间。
军舰向撤侨同胞提供饺子、汤圆等餐食
一路上,孩子们对海军官兵们喊着”姐姐、哥哥、叔叔和阿姨,非常开心”,他们还说长大了也要当海军。
这次撤侨经历,让姗姗觉得很有幸,带孩子们参观军舰,感受到祖国军舰,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不管身在何方,祖国永远在你,是你坚强的后盾。走下军舰前,姗姗在房间留下两页手写感谢信。她在信里写道:
此刻终于带着我的孩子们登上祖园的军舰,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万里归途沐党思,世间唯有祖目亲。”“不管自在何方,伟大祖国永远是你坚强后值。”此时这些标语,无不真实验证,作为6000万海外华侨儿女的一份子,我们始终相信祖国,相信党的领导。在关键时刻,祖国一定是我们最值得信赖依靠。所以海外儿女可以更加放心,更加安心地去奋斗,去拼搏吧!
没有经历战争,就不知道和平的珍贵,没有经历分离,就不知道团聚的温暖。千言万语唯有感念祖国强大才有我们今天万里归途如此顺利。
姗姗留下的感谢信
这封信的最后,姗姗画了一颗爱心,并落款四个字“苏丹华侨”。
她说,自己只是侨胞中的普通一员,谨此代表所有从苏丹撤离的华人华侨,感谢祖国高度重视,感谢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亲力部署,感谢全体海军官兵细致、耐心照顾。
“太多话语,都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只能先写下这些。”姗姗说,有机会还会单独致谢,祖国是海外华侨的坚强后盾,她在苏丹主要从事中国矿业器械产品销售,向苏丹提供中国技术,更好地宣传中国,这是她一直努力做的事情。
走远了,再次回望军舰,姗姗难掩热泪,归途很远,祖国很近。她和孩子们竖起大拇指,心存感谢,“不管你在哪里,祖国都是我们的最坚强的后盾。”
6 N8 C# T2 ?( m }3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