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积分
- 474
- 获赠鲜花
- 33 朵
- 个人财富
- 2300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2-7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20年前我们7个来自大陆,和 一个来自台湾的室友为了省钱挤在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开始了我们的留学生涯。一天,山西室友在台湾当“万年国代”的伯父,一位追随阎锡山跑到台湾去的国民党山西省国大代表,到美国看他未谋过面的侄儿,顺便请我们大家在中餐馆吃了一顿。席间老先生郑重地向我们大家讲,等你们完成学业以后尽快回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陆就像10年20年前的台湾一样充满着机会,然而机会转瞬即逝,如果你们回去晚了,机会可能就没有了。
( t7 k+ S' r$ r' t3 H( D: h% c/ U) I6 T% o" v2 e% d+ H: X
这最后一句话不幸一语成谶,多年后据我所知,除了已经没什么机会的台湾室友打道回府外,其他的7位全部滞留海外。再聚首时,只能回望逝去的青春年华和错失早期回国的大好时机,望洋兴叹。 / Q( N% U, m. _* w/ B
# U0 C; e% b5 K7 v( u+ p海归,从老先生的一席谈那一刻已经深深烙进了我的心头。20年来海归的念头不定时地在脑海里涌动一番,也时不时向朋友表露回国的雄心大志,可是怎么到目前为止还没动窝呢?细分析一下,我的情况恐怕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 r/ `8 ]+ a0 L& g' C! m
$ _( V& a5 e- E3 G
专业因素: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因为所学,所从事的专业是传统的夕阳产业,不是国家急需的人才,回去干啥一直是难下决心的根源。
( c2 i+ c9 v9 B* ~
" m' |4 l+ w% V1 R签证因素:我们这一代人出国好比上蜀道,总想着回去容易,再出来恐怕就难了,因此轻易不敢就动回去的念头。 7 x" d- r. [6 [
( F. e/ T# w+ E' @# Z) j家庭因素:拖家带口来到举目无亲的美国,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等挣扎着拿到学位,找到工作,接下来便是申请和等待绿卡的煎熬。终于有一天,孩子早已有了,稳定的工作位子有了,车子有了,房子有了,票子有了,常说的“五子登科”,绿卡也有了,比大陆同龄人提前进入了小康。
, w) s! M8 t& H0 U3 \+ K# D6 w G- U% s W
美滋滋的味道还没品够,突然一天开始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难道这就是我终老一生追求的生活吗?不是阿。我少年的鸿鹄大志,怎么就沦落到这“洋式”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上了。不能够!
! O& K/ z# c h1 l8 J1 r( i# l& v' g0 F6 Z w* y% e, G$ |0 S
静下心想想海归的事,陡然发现,回归最大的障碍竟然是孩子。国内教育竞争那么激烈,尽管坚持让孩子上中文学校,在家讲中文,不过一旦海归,习惯于美国轻松教育环境,汉字识不了一箩筐的女儿如何能跟得上国内的功课,考不上大学会耽误孩子一辈子。此外,在美国供孩子上好大学,还需要巨额的学费,中国人父母断然不会撒手不管的。
5 f' m- \: | ?2 _4 v0 W; ?+ V0 l0 C9 G' K9 u1 i7 v
海归的梦再美也只好先醒醒。 ; u, @& g0 t9 v9 g3 O# \
4 M- R$ o) g% C8 _1 v: R( ?2 U海不归可以有无数的理由,海归真的不需要理由。想想,当年如果冲动一下回去了,现在少说也是…。不过姐姐给泼了一盆冷水,没准是个贪官在监狱里呆着呢?认命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了。
8 n0 l, D7 x, S2 d6 g( g2 z1 Q6 p1 b' ^; e
于是成千上万个我们这些改革开放后受命运光顾,有机会重新迈入高等学府殿堂的天之骄子,这些用无数百姓血汗免费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这些国家倚重培养的栋梁之“材”,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快速发展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却心甘情愿地在异国他乡给别人当一颗螺丝钉。 + W" Q9 H$ N. Y R. f
% n9 j9 ?* t2 v+ ]1 S无数次良心上谴责,看着祖国发生着举世瞩目,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为她做过些什么呢?当然惭愧是不够的。 # f: w& @7 Y3 X7 o) U9 m
$ }# e# j' \. u' r) O& \5 q8 M$ P% F
中国人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信条激励着我们许多人没有忘记为祖国尽可能尽一点微薄之力,虽然没有高尚到抛家舍业立即回国,我们中的许多人,从向国内提供一点技术合作,捐助灾区,到抗击西方妖魔化中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国的崛起而呐喊,怎么说也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吧。
3 m4 Q( Z# R& f, [/ F( N+ x9 i: }! \2 [% N- U& Y+ A0 F; d/ Q! n
今日之海归,更多的是为自己的事业寻找新的机会。对比暮气沉沉的西方,中国,尽管仍有许多未尽人意的地方,经济上已然是世界经济成长的发动机;文化上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在吸纳西方文明精华的同时以更加成熟和自信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开始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之生机勃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我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放弃在自己熟悉的大海里游泳,却甘心拧死在异国他乡当一颗可有可无的螺丝钉。
; }+ |0 m- c. G$ u+ C; @" |4 o* p3 `) u- b
海归之路尽管沉重,或迟或早,在有所准备和不至于成为海待的情况下,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