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 积分
- 833
- 获赠鲜花
- 8 朵
- 个人财富
- 3232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2-6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最后一课》是都德于1873年发表的一篇作品,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常被看作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 不过,真实的历史其实与文章中所描述的恰恰相反。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写的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6 c. i1 B2 ? E! m; [; x( F7 _
. V5 |" i0 Y& O) `9 f& i' e0 C% I5 K. W+ n1 E
现在法国的学生根本不学这篇文章,好事的中国人喜欢跟法国人谈这篇爱国的文章,法国人都超级茫然。% x- p# l. G$ N5 B' b* L0 L4 t
据说几乎所有法国人都没听过都德这个人...而且 《最后一课》里面的主要人物:小弗朗茨(Petit Franz)和韩麦尔先生(M. Hamel)这俩名字都是典型的德语名字......另,传说当年阿尔萨斯洛林还庆祝来着....* L( K2 \: u+ Z& R8 S5 \
( }, Y/ Q- A' l- C Y一战后法国收回阿-洛地区,强制废德语推行法语,结果当地人恨死,二战中大批阿-洛人帮德国人对付法国抵抗运动,比德国人还狠。
1 t9 k' {2 U; q; y' d5 m1 a7 ~2 O2 F7 ~
$ l( m9 F0 u7 d- a& l6 O% A
/ F7 C3 _) P! w8 h
法国教材从不收录这篇文章,法国学生也不用学。而中国的好事者偏偏拿来教育我们要爱国。
4 L' J, T3 i5 s* g
0 f' K6 M# {+ f& v z* [6 }文章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 这句话也欺骗了我们!
: e/ v! {7 `& p* m: C: ^
; e% X$ Q( J$ I- d- {# a
: f0 p+ P& f/ v
7 p! |/ {5 ]5 M2 X以后见到法国人不要再说《最后一课》
2 M2 z) s* E$ l9 l
8 C3 w0 ?. c. h7 \+ c+ W6 s0 A# q2 D以后也别再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 m- b% y6 @ a( \# }' _: Q5 C
6 s+ e( Z2 z, Q4 [+ @这都是坑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