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4316
- 获赠鲜花
- 16374 朵
- 个人财富
- 2156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1-24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长,充分挖掘宝贝身上的天赋靠家长。家长用科学的引导方式不仅帮助宝贝在智力上性格上能胜人一筹,还能充分开发出宝贝的天赋。做一个好家长,帮宝贝把身上的潜力发挥出来吧。
3 P4 v1 c3 D- x3 j" K4 l, l/ W
所谓天赋,是指具有某方面才能的特殊素质,任何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长,这就是天赋。天赋为孩子的智力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只有天赋,没有适合表现天赋的环境和教育,那么,宝宝的天赋也许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被埋没了。7 }. F% J: @# Z6 Z& f/ [
) k- ^# B/ n2 f6 v+ R) |# n
科学家们对11个半月大的宝宝进行观察试验,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观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从一个蓝色的吊箱里吊起一个橘黄色的大块物件,让橘黄色块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重复6次。第二幕与此相似,只是橘黄色块小了一些。结果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男宝宝似乎根本注意不到物块之间的大小差异,而女宝宝在看到变小了的色块时立刻显得十分激动,并发出各种表达情绪的声音。这个科学实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即女宝宝的骨骼、肌肉和神经发育比男宝宝快。因此,女宝宝通常说话比男宝宝早。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认为女孩的左脑神经比男孩发育得快,而左脑分管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宝宝使用词汇、拼写和记忆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女宝宝在分辨橘黄色块时比男宝宝更为敏感。4 q- t( D5 U& j- j
) u# w2 i( ~) D6 j' j2 q' L& ]
宝宝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宝宝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及时观察到宝宝的“内在需要”,尊重宝宝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为宝宝创造适合他成长的外部环境,爸妈就可以最恰当的方式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提供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宝宝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从而使宝宝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人。
, L& o, ~. H% L5 D6 n& s
- O3 _' ^7 @0 t B" C; {- K: p7 z5 ? 宝宝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什么,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我们就该为它们提供这一切。顺乎自然就是最大的真理。
8 C% p0 ?( @- N
A6 [: J& I4 ^2 P/ x" F A 宝宝神经系统的塑造取决于他成长的环境,就好比植物趋光一样。植物的趋光取决于它的遗传基因,至于植物究竟朝着哪个方向生长则取决于阳光来自哪个方向,后天的培养就是早期教育的阳光。宝宝天生具有早期学习的潜能,爸妈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紧跟宝宝的需要把他的潜能发掘出来。) w3 l+ y0 E+ O3 Z; \+ J
@ n4 s) m( `! g0 z+ ^
虽然遗传基因不可更改,但是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创造差异,也就是说天赋是被培养和激发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早一天让宝宝开始早期学习,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宝宝的潜能,激发宝宝的特殊天赋。9 s$ |% D1 l" p* r' z6 \
5 Q i. H" l3 T" ]( M& `7 ` 一旦错过了宝宝某种技能发育的敏感期,宝宝就可能面临很多的问题。只要跟着宝宝的需要走,不管这一切是否与育儿指南相符,我们都可以坚定地说上一句:我们没有错!
2 s. p' s# }/ g% p- l
0 H/ u% j/ K6 g, D; R 对宝宝来说,文字不是一种符号,它仅仅是平面的比较特别的物体而已。既然如此,识字与识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识字的活动又何必因为宝宝年龄太小而一棍子打死呢?只要宝宝感兴趣,为什么不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想想孔子,想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我们跟上古人的步伐了吗?
6 c8 P* r1 Z f' z4 |; T5 q
, e8 D! ]7 f6 [5 }, e+ C" D 开发宝宝的天赋五点原则! `! G7 d. w2 s) O2 ~4 B
. s% x6 F$ w: A( a4 v# T
对有天赋的孩子,我们应如何培养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n3 o. d- T0 O, M' M
$ l7 a9 d6 U! Z1 a2 ?$ R 一、让孩子的兴趣顺其自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3 z( f( c( A0 w* T( m6 I7 M9 y0 _* \% W8 A% A0 K, O9 w$ M
有天赋的孩子性格有时会很固执且有主见,不会轻易放弃目标,也就不会受到你意志的影响。
) @& q2 r! l5 {* L9 Q( N
0 y8 u) ~8 ~: J0 @" E, |5 g h 二、培养孩子健康的自信心。) l3 R' P9 o+ C
( E5 ~% E* A2 Q2 b" p3 s0 ?1 V 当发现其出众的地方要经常给予表扬,让他们充分表现他们的天赋,有天赋的孩子经常用捣乱的方式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我们成人不理解其所作所为,就会阻碍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4 {- {) @8 E) |% [. @3 c( Q/ _: P! G5 g l5 {4 A) |7 c
三、不要贬低他们在某些方面的低能。
( o- v7 u, }5 E3 N$ `/ ^, S3 P( M- k+ U7 ^1 `
避免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进行比较,在集体里强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天赋的孩子并不等于全能,他们毕竟是孩子。
2 Y { U9 [6 X: U1 r. U" L+ C) y( B. X l$ A2 A* ?# N/ ~
四、创造坦率、友好和宽松的气氛。
% G/ @. J% U1 x m0 K
( @: }) F# Y: ~- g$ K3 H& Y, C6 S2 D 五、通过系统的强化训练,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性格。: C/ n+ F- N3 T% o ?
* k6 W: a- S+ Y3 v% U$ E
性格是从小就塑造,从小就培养的,通过系统的训练后,有天赋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加出色和个性独特。
( z2 [& ]/ s* ?! p2 }: p# H" ]
* M, |+ E2 ~: { 了解自己的宝宝对干开发宝宝的天赋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宝宝的优势在哪里,什么又是他的劣势。对于优势,我们要针对性地寻找适合宝宝的方法继续提升该项智能的开发;而对于宝宝的劣势,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那是宝宝的不足,更需要取长补短,应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注重宝宝智能的全面开发。5 f( |7 n+ i$ t4 k+ h% P
+ Z! g6 w- O$ q. ?0 ~1 j 宝宝的音乐天赋开发
" i& }* C+ W4 ^% ?/ U
4 G. q' y0 N+ v, W; y 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敏感性上,尤其对干一些特别的音乐,宝宝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比如在他哭泣吵闹的时候听到异常优美动听的音乐,他会突然停止哭闹,而且会手舞足蹈,有些宝宝还能和着音乐节奏做出各种身体动作,这说明我们宝宝的音乐细胞非常活跃。以下有几招可以帮助开发宝宝的音乐天赋。
) O/ n9 P3 T& t0 s# i6 t$ R
0 m/ a8 [6 H; C5 G. c- J5 M 1、音乐生活化; e& L. M; f% \9 C. A3 K
7 S: _1 y3 P# E, f0 O% M% x 宝宝出生后,父母亲可以为宝宝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随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音乐细胞活跃的宝宝往往会给这样优美的声音投入很大的注意力,而生活中创造的音乐环境,又让宝宝在无形中强化了他的乐感,逐渐地,他就能从无意识地听音乐中,到有意识地从音乐中寻找到节奏。
. h6 b! J/ d8 G- x4 s: W) R; W+ u$ _1 ~2 N Q
2、在游戏中学
+ ^. _- f2 w1 n" @' W9 _
3 D9 O$ L6 c( T 专家认为,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可以利用游戏让宝宝来接触有关音乐的事和物:比如用筷子击打餐桌上的各种餐具发出各种不同的响声;出去游玩引导宝宝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虫鸣、鸟叫、雨滴、风吹等等,在认识中培养他对声音的敏感。
5 j F; H S3 i+ x& |: c* C
7 G. l' o1 M% B4 x: Q 3、音乐玩具当教材3 K3 p+ T6 X$ B5 \; Q0 V" W
: o3 b6 a; D. G0 h& A
可选购一些宝宝玩得来的音乐玩具,把他当作宝宝学习音乐的早期教材。比如一些玩具型的音乐琴,让宝宝尝试着自己去按键盘,每按一个键盘,就能听到一个不同的声音。也许刚开始宝宝还不会分辨声音的高低,但是持久的训练,可以提高他的听力。
7 v0 N2 U2 {' E% b" l' Q3 b* L& B' M+ X0 t e
宝宝语言天赋的开发2 f9 `/ b& J/ D- q% t
8 J: e2 K3 T- P
有语言天赋的宝宝,往往说话要比同龄的孩子来得早。一般来说2—3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发出喉音,每当大人逗乐的时候能发出“啊”、“伊”等音;7—8个月能发简单音节;1岁左右可以发两个重音的字,如灯灯、东东、饭饭等。当你发现你的宝宝有一定的语言天赋时,可得抓住机会,好好引导他。1 o6 u( J6 H6 {9 o5 J
0 G4 W- M) u. s! l L* c
1、在游戏中学习语言4 P4 {. s k5 _. G2 D
8 ]2 J# b3 h. `( p 宝宝爱玩是天性,父母可以在宝宝玩耍的同时加入到游戏中,和宝宝—起玩,这样一来,宝宝的兴趣来了,玩游戏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而你也要在玩耍中,不时地教宝宝说一些口头用语,比如“公共汽车”、“学校”、“老师”等等。/ ~$ s0 N, A5 Q3 T6 j9 \
' e7 ?# X* n) @' e; s* n+ L& G 2、丰富宝宝的生活知识
8 K+ o3 B+ X* r: r+ ?
/ w# a& l8 _9 ? y" k1 R- Z 丰富生活是发展宝宝语言的源泉。多带宝宝到产外观察大自然,游览公园。通过观察扩大宝宝的眼界,丰富宝宝的生活,有助于发展他的思维、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t; C/ N% M8 a9 d0 y6 M/ d6 n3 L9 H
3、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W" P' Q( r* _2 X* d
V! s5 N& I. p Q( _5 h 父母要尽量用普通话给宝宝讲故事,语音、语法要力求正确,语言简练、文明,句子完整。最好不要用方言,因为各地的方言差别很大,这对宝宝以后理解事物会有影响。$ P" w6 j! U, U/ @/ t2 r& u2 P
# y W0 |; O% w5 t
宝宝绘画天赋的开发
% L8 e5 [# v7 R6 R6 C4 H' p/ [* E7 l9 k0 a/ W0 ]2 P
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宝宝充满了好奇心。鲜艳的花朵,美丽的彩虹,湛蓝的天空,五彩的灯光。当你的宝宝开始对这些有颜色的事物感兴趣时,你要注意了,这是宝宝发出的一个信号:你的宝宝也许有着不错的绘画天赋。这时的你就得赶紧行动了,别错过了宝宝辨认颜色的最佳时期。
" H, P! L' H, }9 `6 v) j; X1 [. V# Z) ]" t( z0 V
1、先从一种颜色开始+ K, K0 X8 x* A+ [$ T* F5 \
( g# v( W; v8 |+ |& ?3 e0 {1 e
宝宝辨认颜色,总是先从一种颜色开始。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先指着一样实物,告诉他这是红色。以后每次遇到这个实物的时候,父母都可以对宝宝再强调一遍。反复几次下来,宝宝就会认识这个颜色了。! K. A# h4 `3 ~# I" y
5 t+ h! I0 F. f T 2、从宝宝身上找颜色
) f4 j9 m( G* T( u/ t4 w. H! m4 ~ e) r' {8 i' z& ~5 z3 W) P
当宝宝已经认识几种颜色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从自己身上找颜色。比如, “宝宝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宝宝的帽子是黄色的,宝宝的眼睛黑黑的,还有一双白皮鞋,真是漂亮!”当宝宝发现,原来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这么多颜色,他对手颜色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 x! x" @9 }0 k% b \8 z. j5 _+ I$ y9 z& e# o9 d" A( W
3、用颜色来涂鸦
0 _9 j3 d% {# w" B1 w$ h6 t2 ^/ K( h+ O4 S" z# f
在宝宝已经认识几种颜色的基础上,可以让宝宝用彩色的蜡笔自己来涂鸦。乱涂乱画的基础上,让宝宝认识到,原来颜色还可以自己创造。
2 ^2 G: I7 T; \# z1 j% z* B
7 l. \2 q6 Q5 l6 d 宝宝数学天赋的开发
+ t5 K1 t7 g1 H' [
6 V2 H( R% G- |6 a4 ?3 Z 宝宝会数数了,年轻的父母看到宝宝的这一表现非常兴奋,都认为自己的宝宝很有数学天赋。其实有数学天赋的宝宝不单单是有这样的表现,还包括对于事物的简单归类等。你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并不断引导他。( ?" o- }- _0 \5 S( d
* }) R9 S! y. O4 t7 _0 f$ R" N# H 1、分组归类
2 \ S7 I& u! O' ]0 V2 x6 {1 A" b R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我们的宝宝进行分类练习的活动。比如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把玩过的玩具分门别类地放到原来的地方;收拾衣服时,也可以让宝宝一起来整理。也许刚开始,宝宝不太愿意配合,但是多尝试几次,宝宝就会有这种意识。
5 D/ G$ W o0 M$ z+ m# u1 f# \+ {4 `2 r6 C0 K4 Y
2、对应组合# q% |: Q+ J3 M6 \* e
. i/ P* c2 ~' z7 O1 }9 V/ H! j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以让宝宝进行对应的活动。如一张桌子前摆一把椅子,一个衣勾上挂一件衣服,一个碗上摆一双筷子等,这些都可以训练宝宝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搭配。
/ V& i( ]% N" Y& \, S: Q* D* }% \/ Z" D
3、不等量的比较
- j# V0 ]! s' F; q5 F8 r' J
* r5 E9 _7 H8 R. R# T 给宝宝一些数量不等的两种东西进行比较。他们也许高矮不一,也许粗细不同,也许大小不等。不管是怎样的不一样,都让宝宝自己来观察、比较,通过衡量,他会对物体的数量、形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