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积分
- 7159
- 获赠鲜花
- 24 朵
- 个人财富
- 3543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1-13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联邦卫生部长Rona Ambrose证实,加拿大出现第一例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死者是一个20岁的阿省女孩,她于2013年12月27日自中国北京搭机返回,她在飞机上已有头痛、发烧及全身无力症状,1月1日住院治疗,两天後病重死亡。但由于女孩没有咳嗽症状,因此在飞机上传染他人的机会非常低,且H5N1仍未变种至轻易人传人,因此公众无须恐慌。
2 t& |/ ~/ B' t7 @7 c
9 S1 O" T$ N, C1 G& n1 t) Y5 }% Q* e8 m4 x( h
死者乘加航班机由中国经温哥华返爱蒙顿
7 E' \6 u, L# D" v/ I) T. H; \9 B4 D9 q
卫生部未公布女病人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或族裔,只是提供了她的搭机纪录,女病人在12月27日搭乘加航030(Air Canada 030)班机,从北京抵达温哥华,再转机搭乘加航244(Air Canada 244)班机到爱蒙顿。她在当天中午12时30分至下午3时,在温哥华机场大厅停留2个半小时,等待转机。卫生部已知会航空公司,并将与该两航班的乘客联络,进一步追踪乘客情况。Global电视台说,女病人只有20多岁,与她同行还有两人,他们都没有任何感染迹象。# s) d3 J- S! u% Y( h
& e8 u$ v! i) i* o# Z' v7 i. t, D+ ~2 _阿省首席医官James Talbot指出,女病人原本身体健康,并无其他疾病,她死於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他表示,与病人同行的另二人,经观察并未出现症状,不过,为求保险起见,已对家人及病人发病期间近距离接触的人,投以抗病毒药物特敏福,包括医护人员,并观察他们有无被感染。 # Z3 a3 r5 i: b0 D) k6 N
2 k% h# h* d& r$ @5 u( W
流感形势不乐观:谨慎预防不必恐慌 7 D, K% w6 `5 x7 e& Q) e Q
' y) M) d) E8 c1 l0 y) {. z纽芬兰纪念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王培忠就北美首例人类感染禽流感死亡患者的病例发表评论称,H5N1属于杀伤力极高的禽病毒一种,主要在鸟类流行,也可感染人。* O7 e/ D V8 n" R
' p4 F) [* Z4 \8 i: ?, D+ B
自200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在15个国家检测到648例人类病例,其中384例死亡。去年监测到38例,其中24例死亡。但这个数字可能低估H5N1禽流感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不可能指望没有漏报。 
3 T* P3 r& F& @( g2 X1 W0 D# C# H6 Z5 y! [- k9 n- i2 Y6 a* M
他表示,目前在中国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主要是H2N3及H1N1;而在加拿大90%是H1N1. 因此H5N1与目前人与人之间流行的流感无关。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中不含H5N1病毒型,另外目前中国也发现多例染H7N9病毒的病人。 总之,今年流感形势不容乐观,令人担心的是新病毒型突变并在人与人之间流行。他表示,民众应密切关注并做好自我保护,而不是恐慌!比如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经常认真洗手等。 9 I2 A6 c% Y& ^0 ]/ `" S4 X8 o
- B; i% H5 s# p. b$ B) ]

家庭医生郑珉 . o0 \1 ^( F/ z* Q0 C/ h3 E g
家庭医生郑珉表示,已经有人打电话咨询,是否要取消去中国的飞机票,他认为大可不必。他说,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情况极其罕见,如不接触活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机率极低,更不必因此取消去中国旅行的计划,只要注意别接触家禽就可以了,像过年期间杀鸡宰鸭就免了吧。这次在阿尔伯达省发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和近期已造成15人死亡的H1N1猪流感病毒完全是两回事。首先两者的传染途径就有很大差异。禽流感是在人和活家禽或鸟类之间的传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极其罕见。这次那位在阿尔伯达省去世的病人,其家人就安然无恙,这就说明了问题。而猪流感则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以才鼓励大家赶紧去打流感疫苗。
d( X. X% A$ H% }+ `- G9 J8 G. t% G他指出,到目前为止因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人,绝大多数为青壮年,而且都是因为接触过活的家禽或鸟类。至于大家比较关注的老人和小孩,因为他们接触活家禽的机会极少,反而不会受到什么威胁。无论是什么病毒,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勤洗手,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手,旅游时可随身携带消毒剂;咳嗽时谨记用衣袖遮盖口鼻。返回加拿大后如出现感冒症状,应立即看医生,并告诉医生你曾在疫症爆发的地区旅游。 7 K- D" H2 V0 I% X" s: y
1 M/ b% ^ m1 T5 N8 L5 F6 g* b( M3 c+ B( o U3 ~
郑珉医生说,如果从中国回来后出现发烧、感冒症状,他建议患者留在家里,不要马上到医院或去看家庭医生,最好的办法是立即与自己的家庭医生电话联系,把自己的症状以及去中国的经历告诉医生,寻求医生的意见后再决定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减低病毒传播的范围,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郑珉医生说,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此前曾建议到中国旅游、探亲的民众避免涉足高危险地区,如活禽畜市场;避免接触鸟类包括鸡、鸭及野鸟;避开鸟粪以及确保所有家禽肉类包括鸡蛋在内,完全煮熟。 9 ?# H7 f# p0 v! _" \
. X4 B" w! S4 {( t/ C5 R) _+ n3 }3 A! [7 \) Y, r$ Y! R2 b
士嘉堡医院 感冒禁入急诊室$ |# n/ D7 j) p
7 S* Q; X' ?# S# A; t为防止流感传染到体弱的病人,士嘉堡医院现在对有感冒症状的市民发出禁令,禁止其进入医院的急诊室内。目前多伦多流感传播情况比往年严重。多伦多卫生局上周称,入冬至今已有200多人确定患上流感,其中三成以上染上了甲型H1N1流感,并且有六人因此死亡。 7 q" I/ i) X# d+ C) N4 z
( u$ P! I# I6 Y0 `* Q& K& a3 y: o7 t4 g
士嘉堡医院表示,从本周起,凡是有类似感冒症状的人均受限制进入医院属下三个分部的急诊室之内。另外,对住院病人,也实施每天只允许两位探访者进入病房的限制。医院方面强调,此举是为了将流感、特别是致命的甲型H1N1感冒病毒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 o9 z* H7 a" C8 t2 N8 S+ q+ y* q; _; K7 {
- x( n( w. S( ~7 c) u m1 @与此同时,这家医院还在医院的入口处安放了感冒症状探测仪,凡经过的人若有发烧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医院方面希望民众需要进入医院的话,请自觉走过此探测仪的前面。
# }3 D! |3 l3 f5 O士嘉堡医院是大多伦多地区目前唯一对感冒症状者实施进入限制的医疗机构。这家医院也是2003年多伦多市爆发非典型肺炎(SARS)时,最早发现有SARS患者的地方。 H5N1小档案:
6 d! f) g2 ]; G" @- _
$ J' I9 ~/ T0 Y' F% y1 V3 f9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5N1,记作A(H5N1)或H5N1),也称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高致病性亚型,具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第5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H5N1病毒可以导致人和一些其他的动物死亡。 4 y- B$ A" V Z3 W
$ ?; P6 G8 S, l5 B/ S5 e+ O: J. D0 `; F! J
有一个在鸟类及禽类间传播的H5N1毒株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HPAI A(H5N1), highly pathogeni avian influenza virus of type A of subtype H5N1),这一毒株是H5N1流感的致病源。该病毒在鸟群中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突然、病症严重、死亡快速,死亡率可高达100%,因而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这是一种动物流行病(不在人类间传播)和动物共患病,可在很多物种间传播。
$ k5 i+ X# j( T/ D$ ^% M6 W
9 Z/ @! a3 c,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国广东的家鹅中明确发现。H5N1病毒主要感染鸟类并导致禽流感。1997年在香港传播时,很多农场的鸡受感染后都即时死亡,并引发首次报告了H5N1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使一名幼稚园学生死亡。截至2005年11月25日,全世界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132例人感染病例,其中68例死亡,死亡率超过50%;这些确诊的报告病例全部发生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中国大陆)。 % @0 o* m1 X4 X( k
) M0 F4 G, b6 I4 l6 @9 j
@7 i$ I. O2 G" w$ H* U8 e2006年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将“H5N1禽流感全球及国家图”将台湾划为感染区。2006年3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开说明,台湾没有任何人类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不是传染区。+ i8 E2 }5 @/ x) ^- _1 g/ Y- B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破译”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对防止禽流感病毒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