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7|回复: 0

野象南回后何处为家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尽快迁移?专家...

[复制链接]

8360

主题

8539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6
获赠鲜花
16374 朵
个人财富
2156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4
发表于 2021-6-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287人参与42评论




“断鼻家族”浩浩荡荡北上,又浩浩荡荡南回。从普洱墨江北上到昆明晋宁,经过54天的长途跋涉,6月8日,象群最终在昆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里,开始折返。

南回前一天,象群寻到一处树木遮挡的林间空地里,以“大象在外,小象在里”的阵型侧躺休息。它们的鼻子朝身体内侧卷起,有的前肢伸展,有的后肢交叠,小象则依偎在大象身旁。

6月11日,象群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图源:云南森林消防总队

这是无人机拍摄下的画面。“追象人”密切监控着象群动态,将消息回传给现场指挥部,以研判迁移路线,通过实施隔离围挡、投喂象食、道路管制等措施,继续引导它们向西南迁移。

截至6月11日17时,象群总体向西南方向迁移8.12公里,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独象离群6天,位于昆明市八街街道密林内,与象群直线距离约16公里。人象平安。

“如何让象群尽快往西南迁移”“象群南回后以何处为家,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对话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大学恢复生态学教授段昌群。

段昌群认为,大象保护取得重要进展,野象种群已经开始扩张,它们此前的生活区域不能满足其生存需求,未来要尽快推进国家大象公园的建设,做到人象分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大学恢复生态学教授段昌群。图源:视频截图

北迁

“野象增长速度过快,原栖息地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

新京报:如何看待这次“象群北迁”现象?

段昌群:首先,象群北迁选在了一个合适的季节。进入夏季的云南北部是适宜象群活动的,青苗等庄稼、植被也都在生长期,可以为象群提供充足的食物.

野象还会进入农户家中掠食玉米这种高热量的食物,这让它们有充沛的体力去迁徙,但同时也改变了野象的生活习性,让它们觉得玉米比其他食物更容易获得。长此以往,对它们也不利,所以我们需要干预,不能让它们对此形成依赖。

其次,象群北迁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个种群数量的快速扩张,说明我们的保护取得了成效。但另一方面,原栖息地范围和食物供给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使得它们只能出去自谋生路,进而出现了象群北迁的状况,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量的。

新京报:原栖息地为什么不能满足象群的需求?

段昌群:近些年来看,凡是划为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为野象种群扩张创造了可能,但它们增长速度过快,规模扩充过大,原有栖息地才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

西双版纳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都是分散的,它们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彼此之间虽然有一些生物廊道在不断建设,但还是“孤岛状的”。野象不是完全按照人划定的区域进行活动,所以它们会经常游走出来。

当然,野象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和我们对自然区的保护,二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强调恢复像热带雨林那样的原始面貌,实际上野象最适宜的栖息地是“林窗”——林中间有一个斑块,像窗子一样;或者是“林隙”——林子和林子之间的间隙;又或者是“林缘”——森林的边缘地带。

因为这些地方可以透光,能够阶段性地长出一些脆嫩的植物,为大象提供食物来源,同时这些地方又有水塘,能提供水源;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必须有硝塘(有盐分淤积在底部的池塘,象可用象鼻钻进去觅食盐分)来满足它们对盐分的需要。

原始森林和密林并不适合大象生活,但“林窗”“林隙”“林缘”往往又是老百姓种植香蕉等农作物的地方,人象冲突也就由此产生,象群也是因此出现北迁行为。

6月9日,离群的公象。图源:“云南发布”

南回

“野象是高智商动物,能够记得回去的路”

新京报:通过这次象群北迁,我们需要关注到哪些问题?

段昌群: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北迁的象群是否在迁徙过程中平安无事,生存无恙,得维持好它们的生命所需;另一方面,如果象群没有寻到一处合适的栖息地,它们能不能回去,回去以后怎么生活?这两件事情同等重要。

新京报:人们似乎更关注野象在迁移四五百公里的路途中生活如何?

段昌群:关心象本身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人类能为此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人们在沿途沿线给象群提供食物,尽可能规避人象冲突问题;政府也及时跟进,将象群给村民造成的损失予以登记、准备理赔。

但是这一状态并不是长久持续的。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尚不能恢复到常态,我们的社会资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其次,野象并不适应北边的生态,也不能长期居住,偶尔从人类那里获取食物,也正在悄悄改变它们的饮食和身体系统。

还有滇中地区的天气一旦变凉后,也会影响到野象的健康,有可能使它们陷入焦灼的心理状态。长期而言,野象的情绪也会增加一些暴躁,甚至出现冲突行为,这些都是不好预估的。

新京报:目前象群正在南回,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它们尽快往西南迁移?

段昌群:首先,野象是一种高智商的动物,它们能够记得回去的路,虽然不会绝对地原路返回,但大体方向还是一致的。其次,野象南回需要大象研究人员予以帮助,就像现在这样,指挥部、专家组密切监控象群动态,研判迁移路线,通过实施隔离围挡、投喂象食、道路管制等措施,持续引导向西南迁移。

6月9日,正在休息的象群。图源:“云南发布”

人象相处

“推进国家大象公园的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新京报:那象群南回后怎么办?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段昌群:野象还是应该回到它们原本的家园里,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长期滞留在滇中地区将无益于人象双方。我们对象南回做方向性的引导,并应该达成共识,让南归后的大象在其所在的区域中不受干扰。

野象种群已经扩张,它此前的生活区域已经不能满足其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度,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回去以后象群还是会四处游走,还有可能出现新的人象冲突问题。

因此未来要尽快地推进国家大象公园的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目前,这一种群的野象已经有300多头,未来如果我们保护地更好的话,它们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我们应满足它们的栖息诉求,做到人象分离,人类的生活空间远离大象,互不干扰。

新京报:有质疑称,是人的行为侵犯到象的生活空间。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的?

段昌群: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人的发展和野生动物的发展,都是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当地老百姓也有生存的权利,大象也应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然人作为自然界当中的一员,当人的力量已经远远大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时,我们就不能独善其身,必须要兼济天下。适当为其他生物创造条件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不仅是在中国,也是从世界范围中,我们人类要保护全球共有的物种。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5, 2024-12-11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