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5|回复: 0

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8

回帖

0

精华

中级会员

积分
312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571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0-7
发表于 2011-10-1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中央电视台《看见》节目2011年10月16日播出《长大要成人》,以下为节目实录:
/ F" x- w5 X& G/ e/ p  【演播室】:十六岁的孩子大多还在读高二,张炘炀已经是北航的博士,从他十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奇迹,天才,也一直遇到很多疑问忧虑和困惑,六年前,我们曾经纪录过这个家庭的生活,也一直在关切这个孩子的成长。
  U4 C  b; d4 d: X- S. J  【画面】2006年,刚从高考考场里出来,被人群包围,被众媒体包围)
# t0 q# Q# A6 X5 |% ?* I7 N+ t. v  【解说】这是2006年,年仅十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国最小大学生”的纪录无人打破。2008年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今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


; j5 a6 X$ q# L) T0 T张炘炀一家三口
( I: E5 R+ y0 v8 w 张炘炀接受采访
+ m- G6 r8 g9 X' r 张炘炀小时候
+ K9 d$ a# Q6 T& z6 r9 m! B1 i: m3 g2 y8 S1 Z

电视截图 柴静


* }8 g3 i" R, x8 L* A- B* N
. o7 L! n7 V$ L  【画面】字幕:博士开学第一天。
" w) |. J5 ^. [) n* s& l  【解说】一眼看去,张炘炀与16岁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身高已经1米78,他已经脱去了稚气,在北航校园中显得并不突兀,博士期间他选择了“基础数学”作为研究方向。是导师今年招的唯一的博士生,导师认为张炘炀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
+ H; S( N7 K" {, x  Q  记者:那你怎么不像别的人那样记笔记呢?
) n$ U# w% s3 P# Z9 ^" ^  张炘炀:记笔记还不如记脑记。) u- x8 F/ R% L1 t; G5 y/ v
  记者: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多和庞杂的公式和定理,这个能放脑子能记得住吗?( \, W% ?" M4 U; L: S( P
  张炘炀:当然能记得住4 P0 x) h5 F0 m5 F5 X& }. C
  记者:那为什么大家还都在记笔记。
% ^5 K+ ~- [* Z  张炘炀:也许是他们喜欢练字,也许是他们不喜欢动脑。
9 @" y8 @, q; d" Q& B  【解说】这个言语间不掩饰骄傲的孩子,一直有特立独行的一面,13岁那年,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带领同学感受数学之美,讲到著名的欧拉公式时,张炘炀发现,他之前所学的不相关的公式全都由此关联起来,他起立鼓掌。/ Q) Z1 P; v7 \7 ~
  张炘炀:当时就是全教室哗然,然后同学们都用一种鄙视的目光来看着我。
) O- \- y  C# ^, J5 l' g) L! X3 \  记者:你是被什么触动了吗? ; w" o: D" R/ y3 q8 \
  张炘炀:感觉就是数学之中还有许多就是我还没有发现的规律在内。- o& J1 R. e* m/ e
  记者:那你当时为什么要用鼓掌这种方式来表达?. c! k! m3 ?* Y5 J$ J. E' e& ~
  张炘炀:至少是真性情。
# d& e8 g  ~3 c- L6 @  【纪实】10岁的时候,张炘扬说自己“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扬,因为我觉得张炘扬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7 Q0 p+ ^  W" f* M* ~  【解说】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是一句有点孩子气的话,但这种长期的自我要求,对张炘炀来说真实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里。
* @$ E. ^2 R) R. H) M  【纪实】(10岁时,张炘扬刚进大学时)
3 }$ p) M3 c- U( K1 z5 M) R( ?  张炘炀:这宿舍比较差。2 @- G4 Q1 C# Q
  张父:比哪个啊。3 ?& g1 _( x0 q8 @& h4 ^4 d
  张炘炀:我指的是这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反正我就是想必须要住在高档的地方,否则我就不满意。, j5 i5 D( L5 I' ]( E
  张父:你看这不得了,要这么一报道学院就不要你了。你愿意上哪上去就上哪上去,全国也没人要你。
( d/ g. o5 d3 C; K2 i  M  张炘炀:没人要就没人要!
5 E7 {! y% x( U: U4 r; W  字幕(6年后)# c' F' d2 U" o5 B$ n. q& @
  【纪实】跟张炘扬的朋友座谈 (自信,孩子气)
& `& o( U- a3 `% @  张炘炀:我就是要当王者,要不然的话,你就没有地位可以讲。3 E8 d# z1 |8 X: h4 `& l% O
  记者:你们为什么都笑了。9 f8 t, T/ {9 z+ D0 f
  张炘炀的朋友:因为平常的人根本就不会像他有那种所谓的王者的那种信念,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没有地位。
/ ~5 D* V7 x! z  记者:这话你能听进去吗?" p' k6 a0 A' ~% Q0 V& H0 q7 q
  张炘炀和朋友同时说:这话我觉得他是在安慰自己。$ z4 p/ Y4 c; {- z, W- v
  张炘炀朋友2:我知道他要说什么。他的台词都被我学会了。
4 k& }! t3 T& \; `4 G' T/ T" M  张炘炀朋友1:我们平时想的都是要过的好点,他想的是过的最好。
/ C' H% K2 R' W. p- H! {. a! N7 W3 N, Y  记者:你这个天大的梦想,假如你做不到呢?! X- a6 a) z+ R8 F2 B
  张炘炀:假如我做不到,那我相信就是我父亲一定会非常失望。
! f1 G7 B5 V3 ~, @& h  记者:我为什么觉得你的这种笑当中好像有一种说好吧,那是他的事儿,8 F$ j) A( ^7 K' X" q! Q
  张炘炀:你说有一定道理。
. t: c$ N. Y4 }- C& K' @8 {" U1 Z% u  记者:你指什么呢?
/ x  A, c7 E% z& V, _3 R  张炘炀:(他)首先创造出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然后强加到我头上。8 ?$ ?& _5 J- G# A% B9 [
  (红灯笼摇下至儿时照片,叠儿时阳光下奔跑)$ a* Q: A" O) Y
  【解说】从小到大,张炘扬深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张炘炀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两岁半时,就在三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他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
& d3 i% ?4 W& A9 k  (跟女同学做功课的纪实段落)0 c7 A' y6 a3 t! D) E& o) j
  【解说】他的父亲张会祥是辽宁盘锦市的一名公务员,他36岁才做了父亲。给儿子取了“炘炀”这个火旺的名字,希望他走出自己这一代“平平淡淡” 的境界。. R  e) p" z& ~( G( n
  张会祥:我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帮帮孩子。把下一代培养好了,让他翅膀硬一点。/ e, F) r% D$ l% u0 I/ D& c
  邻居:他爸啊,我的天啊,谁也做不到。这世界上都少有。从小走到哪,他棍都写到哪。这么大,小不点,两三岁就会念报纸。他爸功劳大。
: B3 W  K$ H1 k7 j( X+ S. h  【解说】张会祥曾出过一本书,叫做《神奇的学习》,在书中介绍自己培养张炘炀的经验。为了孩子的学习,十几年的时间里,只要孩子在,夫妻俩从来没看过电视,即使是无声电视。也几乎没有在家待过客。
* G9 o; O, v" ~3 P; r7 {  记者:你们俩是为了什么?
! w# Y7 p% m& {, h. K! |. o& `0 C  张炘炀妈妈:当时就是为了孩子。那时候就想,然后也相互埋怨一些,比如说就是以孩子为中心了,咱们都失去自我了。他爸不这么觉得,他爸觉得这是乐趣。% o2 v# l" Z7 q+ X" h8 l$ l3 M
  【解说】在父亲的决定下,张炘炀走上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对于儿时的张炘炀而言,张会祥是父亲又是老师,他们24小时呆在一起。这种几乎没有同伴的封闭式两人教育,使得张会祥不仅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同时也是孩子发泄压力时唯一的出口。  ~! h) _/ U: P; n/ \4 n
  【纪实】跟父亲发生意见不合时,张炘炀对父亲喊“闭嘴”。! T/ C$ P* d4 Y. p: D
  【纪实】吵架之后 “你哄哄我,我就没事了”
& @5 Q% l5 b9 W2 S% E  【解说】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张炘炀的父亲出生在农村,是1978年的大学生。1990年,曾经以优异成绩考上人大商学院第一届MBA班,但因为拿不出一万五的学费只能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以后的经历并不辉煌,做过企业车间副主任,街道办事处干部,他认为应试教育是一个现实,只能面对现实,让孩子尽快达到成功目标。走到今天,张炘炀说他理解他爸,但他也用 “急功近利”来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 n6 [5 q' c/ O+ s+ W( o  |  记者:他有一个理论叫做先盖楼,然后再装修,先把进度赶超上去,然后慢慢再补。/ ]. a) v7 p2 b9 J# D$ q8 k
  张炘炀:你根本就是钢筋都没有,你盖什么楼?2 s* v: C( S. B9 y6 W0 H
  记者:他说那你不都顺顺当当都读到博士了吗?这还不够做一证明吗?" C3 ?* @# v# D
  张炘炀:说实在话,那就只能祈祷就是不要有一些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到,楼脆脆了。
0 B* P$ ?* o, n* l: H( A) {  记者:也就是说你觉得还是留了隐患?
  _0 ~4 r' @1 {5 i, ~  张炘炀:对,留了隐患。+ W/ B# U/ E8 _0 W& n- Z$ m! o
  记者:担心什么?
/ \" G! H6 U! p3 \  V7 |, X! Y  张炘炀:王思涵当初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退学的。1 m: T: @% i' z* E% z
  【解说】:当年曾经被媒体热炒的神童王思涵和张满意,都在14岁左右因为天分过人而考上大学,但最终无法与环境相容、沉迷网络、先后中止学业。
7 b: g4 f$ w/ j  【资料】:10岁时张炘扬和父亲的对话3 [. @4 M- Z, u, y9 Q. J* T
  张炘炀:“我不会重蹈王思涵,张满意他们的覆辙吧。”
9 r/ i3 u' a5 l9 `+ ]  张父:“不可能。你就是那样也没事。你小,你还可以再读书。”
! @5 a: h0 C$ F% |5 w+ h7 k  张炘炀:“我只是,我有可能走上那条路吗? ”
" |. z/ e' v! J- f, f1 x  张父:“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有爸爸在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
+ f9 {2 W% L4 u  张炘炀:“如果你陪读,我也肯定要走上他们那条路的,不管怎样都要走。”//
" v9 i: w. L# ]9 y  w! o  张父:“那我陪读假如你上网,玩电脑,玩会儿我肯定就提醒你了 ”
" p* w& S; q) J- G( Z: r3 q3 y  【解说】其实,在内心深处,张会祥比儿子更担忧王思涵和张满意的命运重演,他在书中写,希望儿子专心学习,其他事物都少碰,在张炘炀小时候,有一次他发现孩子着迷看《西游记》,就把它藏了起来。
) W! A: @- n& O( a0 w) }  记者:那可能他会觉得说他就算把《西游记》藏起来,反正也没打你、骂人你、也没伤害你,对不?3 l5 w- R: q) W/ x- E
  张炘炀:这叫精神上的摧残。7 @. F8 |3 y" \5 Q. {4 g
  记者:他说我把这个花盆里的枝儿修一修,不必要的枝都修改掉了,你的主干长的更好,是吗?& y1 ?; ]& Z: J% x. S# }, Q
  张炘炀:我觉得这样修出来的花,它就是会在这个健康方面损失很多。越是那些歪脖的树,可能越能经受风雨洗礼,而那些就是被人工修剪过的树,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1 j- E7 X# g9 k. p
  【解说】在读硕士期间,张炘扬的父亲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十三岁的张炘炀开始沉迷电脑,父子间的矛盾由此酝酿。( E" B* ~) v0 \3 L4 c- W# U
  张父:你说你成天玩,玩那个电脑,你能玩出啥来吧?
# o1 A8 c" k* b2 Z6 }/ ]  张炘扬:玩成专家。(张父听完扭过头去。)! _+ c5 c$ y1 i  Y
  【解说】:他们之间因此出现了剧烈的冲突,父亲在深夜出走。
' E/ @: K$ F2 f% O! k  记者:你说的什么话激怒他了?  d# Z9 I0 O! ^7 u! c9 Z# j! e
  张炘炀:没说什么话,就是一直在那玩儿。然后那一壶开水就全报销了。还有就是当时我身上的衣服也需要晾几点才能穿,还好没有烫伤。
& t9 L, l# s3 E9 i" J9 f2 Z  【解说】当晚,父亲张会祥气得从北京工业大学步行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 ^$ W1 k# Q8 N  {0 u. k
  张炘炀妈妈:连一瓶水都没有,就沿着路,走回廊坊。9 O7 n* b5 e! `3 W. t" ^9 g$ t
  记者:走着后来几点了?
- ?# D8 {8 n6 J- c6 T' d' V  张炘炀妈妈:第二天早晨7点多。到家的时候他实在是不行,走不动了,到家就蹲地下了。
0 u5 n; o( `. n5 J& D4 [& p; k0 _  张炘扬:他本来是在惩罚我,其实是在惩罚他自己。0 c* F. }7 A  d# Z
  记者:这对他是双重的痛苦,你知道吗?
, K: V1 ?4 X5 v2 k  张炘炀:他的培养方式就注定了这个转型期比其他的那些就正常的孩子,来的更痛苦一些。# c0 n6 C+ i; F4 t0 A- r
  记者:因为他认为一旦出现这个,你就毁了。" u( |; B4 l3 E+ I% O% W) M
  张炘炀:因为就是人都要断奶的。他想使我一辈子断奶不了,做不到。+ @! I7 x; X, {1 `* _; P
  记者:他认为说,他给你培养你好的出习惯之后,再松手你就没事了。6 Q+ W/ `6 ^' F# F) I
  张炘炀:再松手的话只不过是把这个转型期推迟了几年,而且推迟几年之后的后果将会更加恐怖的。会有一种反弹。4 i' H- w7 H% f
  记者:对什么的反弹?
1 q: b5 o0 O+ C! f. I  张炘炀:学习压力。
* r  H/ I$ D1 C. w2 U, d  【解说】张炘炀说,他因为长期迷恋电子产品,加上之前学习进程过快,基础不牢,无法正常完成硕士课程,出现了挂科,最后面临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后果,他甚至有过想要自杀的想法。' w9 q3 u! l6 ~1 L* s
  张:学习的困境,然后那个家长的责骂。当时也是不想给社会增添负担。
) {9 V. M2 B( p- k0 w- L  记者:你这么不能容忍自己失败吗?6 u( }+ b! l- X
  张炘炀:我觉得就是,当然了( G% p4 B% t* v1 @
  解说:因为恐惧失败,张炘扬开始废寝忘食地补习,嘴里起满了泡,体重急剧下降,最终完成了硕士论文。 但他突然提出,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在答辩的最后一天,父母为了劝哄张炘炀继续把学业进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个房子,骗儿子是买的。
6 g0 r2 B, O! T' K& K- ]) h4 X  记者:为什么不能跟他说真话?+ C6 T- c* O! @+ w6 ^  X
  张炘炀妈妈:那段(时间)他就逼我们,说你要不买房子,我就不读博士。
7 N2 b6 r8 i2 }0 O2 X# T) u) }  记者:这个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支撑你这个观念?+ P5 p; L, v4 t! u4 x6 H$ D+ V
  张炘炀:那应该就是上了大学之后,也是有不少媒体,经济这种世俗的喧嚣,我觉得就是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 U' y8 d/ i9 Z, }
  【解说】害怕孩子放慢速度,父母做出了相信他们自己也不情愿的妥协,但是考上博士之后,张忻炀觉得现实的压力更大了,他的同学已经都是成人,很多都有了不少收入。张炘扬生活简朴,只打过几次出租车,唯一一双有品牌的运动鞋,是二姨送给他的礼物。) `- p8 b, ]- I# n- s2 c
  张炘炀指着衣橱说:家徒四壁、身无长物。这是所有夏天和秋天的衣服。5 l! m; e( Z0 z( ^0 \7 E
  【解说】为了省钱,他熟记各个公交路线, 5毛钱去楼下接2.5升的纯净水,可以喝两天。" j0 b: p( }9 H. Q
  (仲秋,北京出租屋内)% ]/ c% d" x. i2 y6 t8 @4 [1 Z
  妈:我说外面超市有5升的桶,买一个,他说家里面有几个瓶子,先别买。张:不值当的。妈:坐公交车经常说,坐几几几,花四毛钱。爸:他最适合当导游,你说上哪儿,他知道怎么倒车,坐哪路车到哪儿去。张:关键是,我连打车的钱都没有。我再不算计算计公交路线行吗?
# ~" h8 H6 ?, M1 M9 j  【解说】和跨越式的升学轨迹相伴的,是超速生长出的迫切感,但现实的窘迫,让张炘炀内心陷入了超出年龄的焦虑,生活在比他大七八岁的成年人中,这个十六岁孩子已经把房子问题视为最大愿望。他说在大学期间,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刺激。
2 ?: l7 Q; [# F! e2 s3 R  张:当时我抱怨北京的房价高,他们就说,你滚回你老家去。读硕士的时候。% L/ D2 b1 z2 J! X, Z
  爸:这是生气的说法,他可能是受刺激了,你说老说这个有意思吗?
" ~6 {# W+ {( G  【解说】:对于其他未成年人来说,这些还是过早考虑的事情,但在急速的赶超中,来自身边人的刺激几乎全面影响了这个十六岁孩子的内心世界& `% a, ?# v% v
  (纪实:看《非诚》)孟非出场,鼓掌。这些女嘉宾越来越嗑碜了。)【纪实】饭桌上张炘炀:这样,我给你们看一段视频和两张照片,这些东西伴随着我硕士期间很久,现在小有成就也可以公开了。//小范围,必要地把一些尘封的档案解密。* ~/ i5 Y% e4 ]7 v) q0 A/ U
  【解说】:他给我们看的是他和一个女孩拼放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他的大学同学,暗恋了很多年,从没敢表白过。硕士论文最艰难的阶段,MP4里这张小小的照片就是他全部的动力。9 y6 j; P: v$ S$ v/ f) U
  记者:她年龄比你大吗?
+ ^* ]: d+ Q3 A8 N  张炘炀:那肯定的。
0 Q2 u/ e4 Y9 u# Q# E5 r4 u! n, f' B' K  记者:大几岁?( d6 A6 T  V% o; Z8 T. L3 x2 C
  张炘炀:这个数?(8岁)不过看起来年龄倒是差不多。7 L6 a7 f  c6 L
  记者:这个会让你觉得难成吗?9 V+ J4 n' u/ O: E: w, ^& j9 \
  张炘炀:恰恰相反,当时我就想就是光明一定会来到。
$ i! D. n. D3 b+ U, r$ h+ Q  【纪实】记者:她一直不知道你喜欢她是吗?张炘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等到成就再好一些。记者:成就好一些是个什么标准?张炘炀: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
% y) t  s# h+ Z" u+ Z2 R# d  记者:难道你觉得就是说你没有在北京有个真实的工作、户口、房子,那就没有权利去谈爱情吗?; F3 T6 t) p: j; Y; Q, ^$ l7 o  o
  张炘炀:至少我觉得是这样的。1 \' D# k( Y& [
  【纪实】爸:他这个偏激是啥造成的,就是来到北京天津以后,看到城市这种浮华的生活。爸:就一个字,向钱看。爸:这属于孩子认识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给他造成的。要不他就担心,连房子都买不上,我博士毕业,博士后毕业又有什么用?张: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 爸:他就过早地接触了这个东西。没有钱生活不下去,再有学问再有本事也没用。 8 t4 L) _3 Y7 u4 f) E
  【解说】:于是,张炘扬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
# X* e. h3 m3 ^  a) J  记者:但你知道大家听起来,觉得你用这个方式是在逼你父母。
! {, ^; z8 [: U  张炘炀:应该说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们为了他们不曾实现的一个梦想,来自己逼自己。0 m# `- O! F% h9 v" y
  记者:难道你始终认为说你这16年走过的道路只是你父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而走呢?
( y, m* e2 `& u' x) q  b  张炘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强加的,反正我的梦想也基本上继承了我父母的梦想。记者:所以你下意识当中是不是有一种感觉觉得说,我不需要为我的生活负责任,是你们要为我负责任。
1 I6 q2 a9 I2 [0 c1 K  张炘炀: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 `4 O) ^  K; R9 V  解说:毕竟只是16岁的孩子,很多张炘扬显而易见的偏激和固执,似乎也和一直被搀扶着的成长有关,在这之下,埋着深深的无力和脆弱。' |* K* j$ j) L! J( }( Q0 W. d8 V8 a
  记者:那你爸他的说法是说让你过早的出来之后,然后你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摸索,接触到城市浮华的生活。, ]+ k, v% R6 j- Q6 |; ?
  张炘炀:对,会迷失自己。$ X1 F- R# Q1 P' S: q
  记者:那你觉得你的内在比较脆弱吗?5 J5 G: s, L/ r. h
  张炘炀:那最大的软肋应该就是当听到就是家里出现变故的时候,我就会彻底一蹶不振。" |4 }3 c  t9 L3 l& t4 y3 q
  记者:这对你来讲是?4 S+ H7 V% w8 V0 @5 j0 C
  张炘炀:对我来讲的话就是没有人再帮助我实现自己梦想了。我考虑一些功利的问题,是为了要让我今后不用再考虑它,可以放开手脚的实现我自己的理想---做数学。" _- c1 b6 s: E
  解说:张炘扬的天分和弱点一样明显,他的硕士生导师曾经对他进行过劝诫。6 N; c+ O2 `% T6 n4 S( \8 k+ O& i: [; b
  硕士生导师:你从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在数学上干出点明堂来,但你如果心志不成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牛人,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牛人。6 x3 V. v* e: k: u# r% q' Z
  解说:张炘扬自己,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C! f# K0 Z) f' _
  记者:你有一次在课堂上直接问老师,问我是不是班上最牛的。4 V6 s: I( u4 w3 [; l
  张炘炀:有这么一回事儿。
6 F0 ?8 A; o0 S9 g. E; @( I3 H& v  记者:你为什么要那么问呢?
+ N5 c3 w' b/ r7 e, k$ `  张炘炀:当时属于一种志得意满,夜郎自大。从张老师那里看看自己真实水平是什么样的。
- G! c4 W- I4 W1 S& _  记者:老师怎么说?  |# r: R& Y' @2 y0 u
  张炘炀:老师说,你还早着呢。
6 ^7 s6 _  J# w* h+ q( z9 r% A6 F  【解说】张炘扬在十六岁时终于如父母所愿读到了博士,他的家人一直在学业上为他骄傲,但他们也意识到,也许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人生。
! f. u, }! E  M5 R8 B6 r- u  【纪实】:父亲:就这么走,别看咱硕士毕业又考上博士了,我说也不见得是成功,也不见得行,一是花了多大心血这就不说,孩子也失去了不少,咱也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
% G, p/ ?7 m5 A/ C  张炘炀妈妈:跳的快他接触的事儿他自然,他了解事儿就多,然后他就缺乏对这个事物的判断能力。+ y! ]4 f+ |0 B) w$ r- \
  记者:其实我觉得包括我们内在的社会当中的人,对炘炀是非常关切跟祝福的态度,而且他还这么年幼,但他可能只是希望说在他的知识跟智能发展的时候,他没有忘了爱,还有同情,还有责任感。也许知识可以从头来读,可是一个人身心他如果就发展到一个程度了就可能很难再退回来。
- C& w; v0 ?$ ]: }* R" j- O9 H2 B  张炘炀妈妈:对。这个倒是可能,这也是我们一直就是比较担心的问题,就包括现在也是一样。
* L$ T- |* \0 ^& q& c0 Q, W  【演播室】:当火箭升空加速时,会出现超重,航天器里的人会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是速度带来的后果。张炘炀十六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这个孩子的内心也承受着必然会有的巨大压力,他的成绩,挣扎,狂妄和脆弱,都是这个压力的后果。中国的普通父母,在自身一代的发展受限之后,很自然地渴望孩子能够超常规地发展和成功,他们以自己的本能与期望做出选择。也负荷着这个选择带来的得失与经验。我们感谢这个家庭真实呈现这一切,给我们共同思考的机会。十六岁的张炘炀,一切都还在发展和变化当中,我们祝福他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希望他能够享受内心的稳固和安宁。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5-5-19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