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4316
- 获赠鲜花
- 16374 朵
- 个人财富
- 2156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1-24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由于便秘引起的排便困难常常令宝宝痛苦难言且哭闹不安,宝宝便秘该怎么办?父母又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防止宝宝便秘呢?
" t' M, R H+ o o
/ y2 e* N8 e1 V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较常见的症状,根据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较多见,经过饮食、生活作息等的调理可以痊愈。
( u9 Z1 j4 S& C! [) u* o, v4 J5 H9 g0 ^% L; Y' Q
另一类则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才可彻底治愈。绝大多数的小儿便秘都属功能性便秘。 1 J% P' g; p# c& s% E, f3 [3 T
. e+ m" @) M' @8 ^
宝宝便秘信号 : K" s- j# G$ c1 Q% l9 ~% k
& c" o$ `+ n" \; |/ K( z- m
大便量少、干燥; * i$ u6 `4 P& j* G! A5 ~6 R/ w
1 g. | P! Y( H/ `" Q" c
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 4 K) m2 E6 y3 a0 ]1 Z v
3 y l5 T) x# Q3 z6 K
腹部胀满、疼痛; # H v$ T) y8 o
C8 Q# G" ]& ]5 I7 o/ C 食欲减退。
6 V* R- a; t8 T: ?/ I* H; t, B. a" P2 S7 }# ^0 n
宝宝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孩子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婴儿则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
: B; L! I2 Y5 Y2 F* y! _: u5 D% t2 T: F; q! {+ \# O. l
宝宝便秘4原因
( E* n" t0 m$ z! M q: ^1 R7 W4 {- V8 A' ]( y$ ~/ A$ \
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7 {4 R$ A h5 F2 m. B8 y
; k: A5 Z* V/ _3 X3 {; ] 饮食不当
/ o% G9 g8 b, Q/ j0 q9 g2 n9 ^$ ~
9 s6 R1 m& X# U3 V2 k+ a5 J 功能性便秘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宝宝饮食过细,纤维素摄入不足,对肠壁刺激不够容易导致便秘;高蛋白摄入过量,容易使肠发酵菌相对减少而影响发酵,进而使大便干燥致密;饮食量不足时,由于肠道内残渣较少,腹肌、肠肌张力不足、蠕动无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3 h0 r4 l0 R# O8 T7 e: y7 ^
. i, j% S; ]; j& a0 \# Q$ ?: ? 便不规律
5 w# \7 I0 Q; m4 B, ^' o1 L" @( C3 M1 t3 G5 Y
由于排便时间不规律且缺乏相关训练,没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时虽有排便的感觉,但由于贪玩或其他事情干扰,宝宝可能会有意识地抑制便意,时间一长,肠内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积于肠内,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谓的习惯性便秘。 4 f) Z2 A, u. U- h _
0 x% |& @3 o" I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4 p2 k# Y+ N" z( b% D: q! W" U' o
/ y8 a6 u" k3 q0 K 有些宝宝出现便秘是由于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肠狭窄、肠梗阻、直肠或肛门狭窄、幽门痉挛、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均可引起便秘。
( Y4 p0 T0 k4 l% ?2 K
& y0 ^9 n, ?) W3 z/ f# N" d 精神因素 ! [ f* n' D* c; X- c
4 S) N% X$ m1 I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宝宝出现便秘现象,如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者因肛周病变(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惧怕排便,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出现短期的便秘。 6 S0 k" [# T/ G2 K* z. Q, R$ `, y# Z
9 \# M3 T) x- n% c
便秘了怎么办 ) ?" r( G# [) [0 w7 n9 a3 o: ^% p
! ^8 X& S& I$ ]1 l1 _) M2 z# K' Z 宝宝出现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大便长时间存留在体内还会使毒素淤积体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尽快让便秘宝宝积存的大便排出体外呢? 1 r0 O2 @; O% ~% E
1 m& j# _" W) ?; z+ @# Z 按摩法 , f8 t+ d; a. p7 A% V' v7 z. Y
' V) t8 C. Q1 N5 j+ O" B" ]' K/ B6 o3 v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2 O1 M6 e* i& V) U- K T
# F5 ]! _( L8 Q+ T 开塞露法
# C1 V1 I# p! A- @6 L, M: F
- I/ h% H, W: L+ N% f7 A- k 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处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挤出少许药液滑润管口,以免刺伤宝宝肛门。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而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块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同时嘱咐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 Y1 Z7 `5 `6 {4 W
* }$ f L* [7 | s. R) V8 z
甘油栓法 " w" l3 z7 U9 u4 L
: g. W/ A7 C4 C. p! {/ [5 G. X+ X
将手洗干净,然后将圆锥形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 ^$ x* X: c3 I; J* ]
5 B1 \4 i7 J# \3 X
肥皂条法
( _1 G/ Y2 t+ E
3 E2 p( M0 @ z+ W% c3 I* Y: F7 V' N 洗净双手,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肥皂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后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内。同样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刺激畅道蠕动的作用。
3 \) s b* K( v$ |5 G6 n9 z% m: {! D1 Q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5 A. S! X' d, _# h5 h9 N. |
$ M+ p1 F% f: T7 R, h5 N; r2 H
如何预防便秘
" ~5 X0 Z. T- \) r% ?0 O6 L& l% M
! e4 ?/ o, j! S" {2 K8 D: A 以上方法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孩子会产生依赖。应对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预防便秘很重要。父母应该注意从调理宝宝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证适当活动量这几个方面入手。
! X; c! ~/ [* A h" F+ ]# u% r/ m
均衡膳食 + }! z. Z2 T, {7 q E
" ?% V. x6 E1 p0 y$ V
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均衡摄入,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 u6 P/ p) V% q# t8 b% }
4 X) l+ b+ G" Y 定时排便 ; I' q3 G0 g0 y# @" V
" M6 b' q' n. \* L# L' Z8 X
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了。从3个月开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注意室内温度以及便盆的舒适度,以使宝宝对坐盆不产生厌烦或不适感。 ! C: l1 B4 X% P _ {; s
, [4 F1 B. t+ |9 ?+ ~ 保证活动量
0 W; L. \( s$ I" a, H9 B# d3 `1 d, l! ~ m. }
运动量不够有时也容易导致排便不畅。因此,要保证宝宝每日有一定的活动量。 腹部按摩 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适当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摇篮里。 0 G5 X9 {5 g$ W* g, {
1 |7 s) ~0 U4 p: a% `3 S/ {. H 适合便秘宝宝的口服药 4 n8 Z. h7 p0 a0 G5 o! J/ e
" Q2 P! D J/ Y5 C7 P- f
适合婴幼儿服用的治疗便秘的口服药有妈咪爱、整肠生、金双岐片、四磨汤口服液等。具体用药及用量请遵医嘱。 * L7 Q) Z+ j& t, g: U
Y7 K6 ]! x( f) d7 z; c, Y3 n+ O, i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 y( D! M7 ` [2 w- ~, ?+ z& c
2 g" E2 `' K9 C" [* ^ 除上述便秘的一般症状外,如果宝宝还有明显的腹痛、腹胀、呕吐、便血等症状出现或长期便秘(4~5天排便一次),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确诊引起便秘的确切原因,以防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