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2# safety 0 N6 {/ f" g7 Z, Z3 ^: p5 \
9 A/ A8 f1 `; M W$ Q V: m7 P7 j2 A7 _% f0 R0 r1 }3 M
暴躁狂妄症简称躁狂症- t7 _. E" |. H4 k! a
8 u/ l; N7 O' r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急骤起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
5 x) S$ F1 u2 }3 y2 Z6 j) a$ x) B4 f+ m9 W. e7 S( [; v
3 T0 b; W. G1 I4 ~
6 x8 S9 [+ J! @% H
7 e2 ~, I# M6 p( B8 q: x( A8 N; U: m$ x
: N. c/ _5 H9 o. q' U2 F4 k! H/ X; e4 U! w% W
& K# u4 V$ @. M+ p) k4 g
. m+ ^3 a3 f5 E8 Z目录症状 病理 - 遗传因素
- 体质因素
- 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 精神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诊断 治疗 护理 预防 躁狂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症状 病理 - 遗传因素
- 体质因素
- 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 精神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诊断 治疗 护理 预防 躁狂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展开 N/ p' o: D3 |$ ^
' L q& f5 j& x8 J/ S" @$ Q0 h+ w/ B* J
) Y, D& |- Z, F S$ R0 h症状 躁狂状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 B8 q2 J* W. i
心境高涨 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 J1 T; d) w0 ?' e% p
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心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彩”。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 ) Z1 F2 D& k) ?- C. V
思维奔逸 病人的思维联想非常迅速,与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而且不时地会穿插着一些风趣和幽默,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觉得十分轻松和快乐,有的病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且眉飞色舞,表情异常丰富、生动。有些病一下子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以致无法连贯地用语言来表达,出现了医学上称作“音连”、“意念飘忽”等现象。
6 H6 i: d4 q- e9 K* ?+ r自我评价过高 在心境高涨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目十行。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 h/ j2 o" V# U$ q) M% B& @! L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之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病人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部分病人可产生夸大妄想,自觉聪明绝顶或是某名门的后裔。绝大多数病人睡眠时间减少,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有的病人有性欲亢进,他们常常会主动地接近和挑逗异性,甚至发生“出格”行为。此外,少数病人会出现幻觉、冲动行为等。 8 x% Z3 Z K2 j* G
0 j: T$ o5 r- [- v. B+ D病理
# f9 D3 z0 X1 }8 P6 M P7 H& u, Q遗传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 & }8 w% q+ v L( B6 T6 y" ?2 r
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 b' Q* u% L9 o o
体质因素 Kretschmer及Sheldon等人认为矮胖型伴有循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 X) v$ _) \5 [ T7 F, j7 W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 " a: ]5 Y6 m0 t I4 _0 I
Schildkraudt及Davis等人(1965年)发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患者存在着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系统功能失调。躁狂病人NE受体部位的介质相应增多,造成NE能系统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实验室检查发现,躁狂型病人尿中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一苯乙二醇(MHPG)排出量比正常人多。NE的最终代谢产物有MHPG及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苦杏仁酸(VMA),而80%的MHPG来源于中枢,所以上述实验室所见说明躁狂症可能由中枢NE能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8 Z! P W3 B$ z5 y* A5 _
2、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 3 B# D4 Y, o* K6 a- S
中枢5一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感稳定的功能。躁狂或抑郁,中枢5-HT的功能都属低下。病人脑脊液5-HT及其代谢物5一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比正常低。 : n, x+ H, Y/ F0 k9 D, d
3、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
# k! S0 ^9 _( Z4 E. L7 i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躁狂的发生是由于中枢5—HT不足的同时伴有中枢NE过多所致;抑郁则由于中枢5—HT不足同时伴有NE低下所致。如此构成多种胺代谢障碍的假说。 " O1 i2 @% J x* \" `9 X: V7 J
4、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 j0 K8 ~, D; X9 {9 a3 C7 N$ p% p K% |
正常人血浆皮质醇的昼夜周期波动有一定规律。抑郁症病人神经内分泌功
* d- B9 f# K* {4 i8 h& h9 d1 y; }1 J能紊乱,表现在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抑郁型的病人血中皮质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时其血浆中皮质醇昼夜周期波动规律发生紊乱。 1 f8 e9 _( K# G6 F: P$ d
对这方面的工作尚属初试阶段,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评定。 ' u9 K9 ^4 ]& i$ d
5、电解质代谢异常 + G* r0 z+ [- |* [
在躁狂发作期,可见从细胞内排钠的能力受损害;抑郁期间则自血液向脑脊液中转送钠的能力下降。当疾病好转时,上述异常渐渐恢复。
/ h. L( U9 D& r" `/ O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 R! `' c) X- W: E* x- O心理社会因素 [1]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 至于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 8 f; O6 U8 H) u8 Q
9 r7 c* d, e# b( x% q
0 `6 ~; ]3 ^: O- w( \3 F诊断 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心境高扬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该病 0 t# o# g: K# a& N
发作表现为躁狂相,其含义和诊断标准为: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怒、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 j- Z% h6 `; \- X诊断标准9 N# z& o! a: ]# X% V4 O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 ( B l% Q3 P7 ?( W- O/ s% x5 j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 q5 w! v5 h" w 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 k3 f$ P2 y E/ j 3、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 N& T: U& ?* X% x 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 z* g- Y$ E9 ~ {7 [% _
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6 q( g9 P, G$ Z7 c: \3 p4 g! Y1 k/ k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 k5 }5 V* X7 ?6 J" b, p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 {; i' h( h9 K) ^# N% d$ |( \
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1 u! X* B4 U) \3 I3 y 9、性欲明显亢进。
" u7 [ O) a' H* e严重程度标准 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 a$ O/ M0 J: D' | o" v 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 2 o7 `" h$ b- @" {. e, j" ?
2、社交能力受损;
+ [# Q) D# W; A2 f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 |2 Z8 d1 B: ]) p" L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i( F6 G' }$ l7 l( `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5 D+ `" Z D3 G& @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3 O o6 @1 q o# f: k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 r8 ?' Y/ O; k/ v" c# |$ v 2、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5 G" }; k* C' {$ _9 T0 J5 o 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u, F M5 q% Y) e( Z
3、脑器质性精神病 5 U* z2 h" E# Q. [: W+ N" L7 A: O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2 i4 ?: Q& b3 E0 A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q2 n% t3 L( U1 P2 x' ]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 $ _ t- _8 v0 c" |3 r C3 v3 F8 w3 g& @
) W* h; ]& z @' ]* D3 i/ r
, L/ o0 s8 m) s
治疗 药物治疗 3 q* E$ h/ E" Z$ l( K* _) g2 {4 ~
1、抗精神病药治疗:
" x/ d) o8 n7 _# ~: S 适用于躁狂症病人,尤其是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明显的病人。常用药 I8 G5 c% @5 Z( ~' C
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一般可口服给药,有明显兴奋症状者可用肌肉注射给药。 ; [& t0 p' Q1 D7 b- e
2、锂盐治疗
9 I. W+ z1 [; U& ^1 R: ^2 i1 ^ 常用的锂盐制剂是碳酸锂。口服剂量视血药浓度进行调整,一般治疗量为600mg到2000mg/日。锂盐治疗对躁狂有明显的疗效。锂盐治疗的显效时间比抗精神病药要晚,多在血锂浓度达到有效浓度后4~10天(平均7~8)开始缓解,为要迅速获得疗效可在早期加用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 b: \& h3 k1 r2 p 躁狂症经治疗后症状可消失,但停止治疗后,有的病例还会反复发作。锂盐对预防再次发作可有较好的效果。锂盐维持治疗剂量可用急性治疗期的一半,血锂应维持在0.4~1.0mEq/L(平均0.7mEq/L)之间,维持治疗应坚持数年。第一次发病或发作间隔超过一年者不必用维持治疗,在有复发迹象时重新治疗。
5 k( g3 L B& o. S, m7 C) p& S+ b5 p6 U4 O2 t8 \, S0 m
护理 躁狂症多表现情绪高涨,兴奋话多、动作多。自感脑子变灵活、人变聪明,说话时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感到精力旺盛,睡眠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好管闲事,好发脾气。重者易激惹,甚至易怒,出现攻击行为等因此护理方面应该注意:
8 F" w8 M4 h3 u' M5 P 1、家庭环境要求
' U$ A+ N( Y) e! o$ {! P; W 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 G6 H$ r: L, }5 S, L" Q# |' j 2、如何与兴奋躁动病人接触
9 w& X; E* D; X: T7 J% O 在与躁动病人接触、交谈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病人话特别多时,可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与客人一直说个不停时,家人可在言语中提醒他时间不早了,该休息或吃饭了,或说客人还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谈等等,这样病人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的。
( P. V4 I+ b/ Z3 _1 Q" M 3、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 |# @2 @' i9 M& z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另一方面尽量不让病人外出,因病人在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喜欢表现自己,兴奋程度就越高,对病情更不利。同时因兴奋症状常引起外人围观,易导致打人或被人打等伤害事故。所以在做好防范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医生联系,加速治疗,尽量缩短病人的兴奋期,加强药物治疗,延长患者的日、夜睡眠时间,必要时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另外,有些躁狂病人,有些性欲亢进,常出现追逐异性、裸体等情况,对此,家属必须看管好。女病人外出时也易被坏人拐骗,所以有明显性色彩的病人最好不要让其外出,尤其不能单独外出,无法限制时最好送往医院治疗。注意一点,病人的冲动行为是病态的表现,家属决不能采用打骂、捆绑、体罚的方法来制约病人,否则不但无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人的躁动症状,增加敌对情绪。
$ Y7 q, y }1 u3 u4 z0 }2 ^! N 4、如何做好兴奋、躁动病人的生活护理 4 Z; O+ E' t) f2 z# K
兴奋、躁动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卫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进餐。用餐时最好让其单独用餐,以免因多说话精神不集中而影响进餐。若病人不肯按时进餐,可以将作好的饭菜送至正在忙碌的地方,病人常会自行进食。这段时间因病人体力消耗大,说话滔滔不绝,可造成口干舌燥,极度兴奋时还会发生脱水,因而饮食量一般要比平时多,注意鼓励多饮水。在个人卫生方面,如协助洗漱、洗澡、洗头等,督促更洗衣服,保持床铺干净,女病人月经期应协助护理。 & b* S: A3 N) r- Z" D! ?2 f
5、娱乐活动
R# M: C5 |1 w+ R 对一般兴奋性较高的病人,不必限制其活动,如在家里搞清洁卫生、整理内务、洗衣服、种花、种菜等,使病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消耗,并在药物的配合下,增加睡眠时间。另外,也可根据病人的爱好,引导做一些文娱活动,如下棋、绘画、书法、唱歌。
5 f/ U, _9 i5 t; \4 h5 d5 P1 M1 }0 o/ ?9 q5 q; h1 r
预防 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轻躁狂时精神活动较完整和统一,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大方、有礼貌、能力增强,甚至因此而被重用。躁狂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完成日常工作,甚至易冲动、毁物。一旦发现有躁狂现象,即应送医院就医。目前此类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控制他的兴奋躁动,然后服药预防复发。治疗效果较好,基本能恢复常态,且精神不易衰退。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治、系统治疗。作为患者亲属,要送患者到专科医院治疗,不要听信游医而延误治疗时机,更不要相信神鬼。 / u7 L8 x2 @' W' ^2 W8 }
, y8 a. V* Y7 d" f6 {* e躁狂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0 F5 E' q8 V, `) j4 N: @$ o x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相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多具冲动性。临床上确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 B* ~' Q; T; x @+ ]' g6 P" d) ^! g3 U
2.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 f# e3 }- L( q0 f E8 l 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6 s2 ?# \* ]6 \! A& J 3.脑器质性精神病
2 p* t. V& C' {, ?0 K9 [( g+ O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4 b9 D- v2 f o. w
4.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 X2 H$ e7 P7 t8 a( n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情绪不稳为主。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