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餐具等于慢性毒药?. a: ]- B+ F& l9 n' e$ n( y
" \+ Q) B. }" |: G& q4 E6 M 中国以陶瓷闻名世界,陶瓷餐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日必用的吃饭的“家伙式”。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容易洗涤,深受国人喜爱。殊不知挑选和使用陶瓷餐具大有学问,一旦疏忽,这日日不离、餐餐必用的“家伙式”会像微量毒药一样,逐渐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 d$ G l# K7 F( H 目前我国有大小陶瓷生产厂家近7000家,陶瓷餐具产销量巨大。由于消费观念使然,大多数家庭主妇选购碗盆杯碟,都习惯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街头巷尾,选购那些档次较低的马路货,挑选时只注重外形、花色、有无裂纹、斑点等表面瑕疵,至于餐具内在的质量如何却很少考虑。. d2 X, `( h; Z. w6 ]/ u' [( q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饮食器具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餐具的不合格率达竟达四成,其中,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陶瓷餐具普遍存在的问题。抽查显示,如果是从农贸市场买的低端陶瓷,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据专家介绍,造成这些餐具不合格的原因是釉彩颜色含有重金属成份。为了追求色彩鲜艳的效果,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由于重金属超标,导致陶瓷餐具铅镉溶出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 q; Z- t# f3 H7 G, n
长期使用这样的餐具,其中的铅、镉就会随食物进入体内。铅可长期在血液中存在,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细胞受损,影响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也会起到不良作用。肾是镉损害的主要靶器官,并在骨骼中蓄积,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关节变形和疼痛。史料记载在古罗马时代,豪门旺族曾流行使用铅制餐具,将其作为身份的象征,结果后代矮小、虚弱,酿成不少悲剧。8 Y% o5 f; X8 X% k" a
5 n7 G7 R3 ?+ Z$ b/ \. f 追根溯源问究竟% ~! E" x; Z& D8 @3 L' `& J
我们的陶瓷精粹什么时候变成“毒药”啦?在工厂里陶瓷餐具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原来,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 u& W. w" U9 L* T9 W% m( U& I0 [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 f* B3 R1 s+ r2 v- T% Y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6 z$ z3 B1 d1 x1 k% U8 {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国瓷青花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
6 e& b8 ], s$ n' f' k( z! F# x- A 我们所强调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专家指出,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E! ^2 k6 f' N3 \! R( G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些小陶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多盈利,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使用完全靠工人经验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陶瓷餐具的质量。不容乐观的还不止这些,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档次较低的产品,中高档陶瓷餐具处于滞销状况。6 a& @# O0 b; Z) J7 t
; f# \' _' [! s/ d# v2 W
拒绝陶瓷的美丽陷阱
* e- v0 Z' o7 x! ?" _. k7 V+ y 有许多人买了彩色釉上彩的陶瓷碗,用它们盛上刚做好的热粥,还没来得及喝,就发现碗里的白粥成了“彩色粥”,只好连碗带粥一起扔进了垃圾桶。# B% @ _1 N( B( _1 s( P
非常喜欢彩色餐具的朋友也不必过于紧张,从此以后专挑白色、素色的餐具买,因为那样也未必绝对安全。最好的办法是到进货渠道有保证的大商场、大超市去挑选陶瓷餐具,但是这需要承受较高的价格。选购时宜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相关检测标准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切莫贪图便宜购买小商贩的马路瓷具。
+ |! W. y7 r- k* k 专家提醒消费者,不知道买回家的餐具是不是安全,可以在第一次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用开水煮5分钟或用白醋浸泡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把里面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 E3 R6 L3 Z, o9 Y 选购小窍门:0 k4 D; t7 r* ]% t2 J& b+ F
●在大商场里先决定购买档次,再挑选喜爱的花色,然后在待定品种中,先看外形是否周正,再一件件里外查看,是否有破损、斑点、气泡,是否光滑。! H- e8 x, |+ A6 ]; @) F
●看装饰花面是否色调和谐,挑选有金、银装饰的瓷器时,还要用手擦一擦,不退色才是上品。
3 Q6 Z. W8 d6 t3 [ ●选购成套陶瓷制品时,要看每件的釉色、画面、光泽、式样是否一致匀称、协调。5 Q+ C) h7 }) G, p' w
●薄胎陶瓷制品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轻,且厚度均匀。! C% C9 H Y, l# v
●釉上彩陶瓷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画面边缘有凸起感就是不合格产品。$ }% H5 v0 N+ U Y: w
●微波炉用瓷必须选用标注“微波炉用”字样的制品,以免在使用中发生炸裂。+ [# w c* d E$ {
●如果感觉超市里的高档陶瓷餐具价钱太高,可以选择一些外贸尾单,这些外贸陶瓷一般都是欧美设计师原版设计,由国内大型陶瓷厂家生产的出口陶瓷产品。大多采用陶瓷釉下彩工艺,不含铅、汞,全部达到中国陶瓷出口产品安全指标,可以在微波炉、洗碗机中放心使用。产品底部都有英文标示。这些外贸陶瓷比起超市里面的高档陶瓷,不管是造型设计还是质量方面,都是不错的,而且价钱还要更便宜一些。不过,由于数量上相对来说较少,所以市面上流通的不是很多。不过,前几天在石家庄一个本地网站上发现有卖外贸手绘陶瓷的,全是釉下彩的,特别漂亮,有喜欢的,大家可以看看,百度一下尚上网,就找到这个网站了,呵呵,最喜欢里面一款超可爱的狗盆!真是太可爱了。。。1 q* F" x3 Q: w( y: Z- c* k
9 m; i7 C- H- {* D
2 K R' i4 N2 Z 使用注意事项:- A" z) g; f9 S$ t+ p" Z8 O
●即使是色彩很浓艳、内壁带有彩绘的合格餐具,最好也别装酸性食品。
" l: f% ?" D: A9 W ●新买来的陶瓷产品应先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最好弃之不用。或者用沸水把餐具煮上5分钟,同样可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